最早教八卦掌的原因是因為要藉由八卦掌中的淌泥步來 讓大家體會太極拳鬆腰落胯中順勢流動而引導放鬆的力量並使身體能夠上下接合,後來教太極拳纒絲勁時用八卦掌裹襠收合之力來講解纏絲勁中環環相扣的小圈,現在用八卦掌 教練身體內深層的 "拉筋" 與 "推放" 之力量。

有 * 號的地方另有門內版的註解,這裡請忽略.

        了解淌泥步

淌泥步最好的地方在 於每一步的行進中將二腿交會相疊的力量順勢鑽入足三陰 (肝經,腎經,脾經),就好像是身體內有股力量將肝經,腎經,脾經往上提起來。
在動態之中身體內力量的動向剛好與移動空 間呈現 "反差流動的力量" *,也就像是說 ; 身體往前移動而體內的力向卻往後流竄,因此裹襠 交合旋轉的力量 * 藉由 "反差流動" 在大腿內側隨著纏絲的環環小圈 * 以旋轉的力向鑽入胯腰之內,所以會 拉動肝經,腎經,脾經往上走,並且動能隨著身體內脊椎轉動 的角度將力量旋轉到手上。
這裡因為有旋轉運行的 "勢",使得內行動能力量達到最完美自然而拉長延伸的狀態,彷彿像是從腳底將一頁紙張由底端撕成一條細長的紙條一樣。
這一股 "勢" 能在推轉掌中將足三陰與手三陰 (心經,心包經,肺經)形成一股身體中內側旋轉而拉提的張力*,然後在張力滿實時將多餘的力量轉向深入內層臟腑變成 "推放"* 的力向,相對的,如果只是純粹用力拉筋伸展,力量只會拉到外側大塊肌肉羣或拉展到筋肉,然後力量則 很難繼續在體內延伸。
旋轉力量最完美的狀態就是在起點與尾端一圈接一圈環環相扣使力量集中,力向能有往前鑽動之勢,當腳底連到手掌,力量相接後而旋轉的力量又會轉為橫面,成為 "推放" 的力向使得力量都會往身體內發揮作用而不 至於往肌肉外的方向消散,因此練一股力量在身體內 旋轉鑽動, 細長而綿密。

        了解裹襠

裹襠之形因大腿相夾內合而有了內向旋轉的力量 * ,因此與腰腹之間形成了裹抱之勢,這個勢它帶動出五個平面環環相扣的旋轉力量 * ,這也正是提供後續動作的內旋轉 動而形於手的動能.

當裹襠形成合抱的力量而旋轉一圈接一圈最後與身體移動方向形成 "反差流動的力量" ,這乃是八卦掌主要的勁源.

而"反差流動的力量" 也正是身體內可以"拉提筋脈"與"推放臟腑"一波波生生不息的動能,如幾個八卦掌定式樁形.

 

定步推轉掌 : 定步推轉掌在拉提身體內側之力,練體內形成旋轉繞圈的動能,環環相扣,一圈接一圈使力量能在身體內鑽動而產生 "推放" 往橫面延伸的力向,因此在定式中大腿內側足三陰由腳隨著裹抱之勢與 "反差力量" 像是一頁紙張隨著反差的力量由底端撕成一條細長的紙條連接手臂內側到手掌。整個力向由大腿內側拉提到胯腰裹抱之勢乃至身體內形成 "推放" 的力向,最後鑽入手三陰的心經,心包經,肺經裡面然後滙集於手掌之中。

 

平穿掌 : 以形之收合裹抱練內勢 "交會" 與 "張開" 之力向。

 

腋掌 : 練以形之伸展由外側往內旋轉拉提的力向。

 

白蛇吐信 : 練以形之延伸由內側往外旋轉拉提的力向。

 

背身掌 : 練形體內外同步拉提,推放的力向。等等......這些都是前輩 們承傳下來的珍貴寶藏。

 

        八卦掌會經歷三個基本功的階段;第一階段的重點在練出身體內小圈旋轉鑽動的動能,初練者在較平整的地面上練習 "滑步" * ,在 "滑步"  的過程中練到 "反差流動的內行力量" ,然後在 "拖步" *時將"反差流動內行的力量"順著形之勢拉提連到手形,如此身體內反差的動能在身形中拉出 力向線條讓這股動能走在筋脈與筋膜之內。在運轉的過程中身形動作會將 "拉提" 後的力量轉為 "推放" 的力向,因此能拉提住身體內筋脈的走向而形成收斂入內臟之勢。

 

第二階段在練使 "內行反差的力量" 真正在流動旋轉中生生不息。這一層與八卦掌的裹襠相合之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有形的裹襠中,以形練身內動能的力向,練出力向後並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因果關係,之後則可以在沒有裹襠的形 體當中以 "移動" ,"方 位" , "旋轉" ,"鑽動" 的動能 * 在身體 裡由內而外地流動運轉,這個階段可以嘗試在碎石地上練習。在碎石上的 "滑步", "拖步" 要虛浮在空中 * 完成後腳掌才能落地,如此表示先有身體內"反差流動的力量"才有腳掌帶出身體移動的 "滑步" ,用以確保不是由 大腿邁步而出的。另外因為碎石上重心會比較不穩,所以身體步移在滑步的過程中身體上的放鬆與流動間要更為專注才能維持重心的安穩及平衡。

 

第三階段重點在將身體內每個小圈與旋轉的動能一段一段的鑽動而出,因此在有裹襠形的力量時能將動能開展運行推放到較大的身形當中並在移位與旋轉鑽動的動能中延展身體內反差力量的拉提使拉提的強度提升到最高。

這一層在練出走位旋轉的 "開勁" *,小圈鑽動的 "轉勁" *,反差力量的 "拉勁" *,這個階段可以嘗試在草皮上練習,藉由草地上坑坑洞洞不平整的阻力練習用力的調節。

若太過於使力則容易用到肌肉的力量而且重心會失去平穩,力量不夠則動能不足,因此無形中訓練自我感知調節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動作中練出有 "拉提筋脈的力量" 同時也有 "推放入臟腑的力量"。

 

八卦掌最妙的地方在練到 "內旋之氣"與 "鑽動之力" 來帶動足三陰 肝經,腎經,脾經的 "生長之氣" 對應到手三陰 心經,心包經,肺經的 "運行之氣" 兩者之間一生長,一行氣。

在外放轉動之力當中帶動以手三陽 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的 "運氣通行" 對應到足三陽 胃經,膀胱經,膽經的 "調和疏洩" 兩者之間純陽之氣滙頂後以陽之力疏通行氣歸元。

練功夫沒有垂手可得的成果,唯有一點一滴的累積,想練功健身用汗水跟時間練出來的會比較實在,有用。

 

每種功夫都有它的價值與長處,寫這篇其實跟瑜珈沒有什麼關係只是籍由瑜珈來提襯在八卦掌裡如何著重練出身體內 "反差流動拉提的力量" 與 "轉動的推放力量" , 不管是瑜珈的動作外形拉筋到力量進入臟腑或是八卦掌的內行拉提推放的力量,相信只要能練到重點都會是不可多得的健身法寶。